得益于煤炭等大宗类航运需求回升,集装箱业务量有所增长,航运散货业务需求加大,水上运输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3.3个百分点。
德国《每日新闻》报道,今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采取措施以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十分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居民疫情后出境旅游大幅增长,推高了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有利于促进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此外,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等均取得了积极增长。蔡伟才表示,中国与东盟已连续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公司中国项目负责人冯施泰滕表示:中国是电动汽车发展最快的市场,有着大量的客户需求。凸显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亮眼。
推动经济发展是中国政府的优先事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居民消费、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并促进政策举措陆续细化落实。中国市场欣欣向荣对东盟来说是利好消息。德国媒体分析指出,受能源危机、通胀等因素影响,当前德国工业整体面临一些挑战,制造业产出下滑。
今年9月底,德国五大权威经济研究机构发布了联合经济预测报告,将2023年德国经济发展预期从今年春季预测的增长0.3%调整为萎缩0.6%,并预计德国经济2024年将增长1.3%。相比之下,11月德国的水果、蔬菜和马铃薯的批发价格则同比上涨14.8%,糖、糖果和烘焙食品批发价格同比上涨10.1%,活畜和饮料的批发价格分别同比上涨7.2%和7.4%。为应对相关压力,德国政府正在推出多项措施,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将为能源密集型企业提供过渡性能源价格,以提高德国企业和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德国通胀率实现下降。
为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风险投资基金德国成长基金不久前投入使用。据德意志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德国就业人数约4600万,为4年来最高水平。
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1%;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1%。私人消费支出约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3,对德国经济复苏十分重要。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表示:这是欧洲有史以来通过私人资本成立的最大风险投资基金之一,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机会。德意志银行预计第四季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仍可能再次缩水,明年有望实现小幅增长。
其中,10月国内订单环比增长2.4%,国外订单环比下降7.6%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1%、65.9%和53.4%。记者14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今年1至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新接订单量64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8%;截至11月底,手持订单量13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4%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1%、65.9%和53.4%。
记者14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今年1至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新接订单量64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8%;截至11月底,手持订单量13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4%三是企业预期持续改善。
手机、家电等消费电子产品回升势头明显,11月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增速年内首次转正,进口量连续3个月增长,显示出终端电子产品的出口需求有所改观。商务部跟踪调查显示,外贸企业出口订单情况连续6个月好转。
束珏婷举例说,今年以来,中国跨境电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四季度以来,不少跨境电商平台通过举办促销活动、加大流量投入、提升服务水平等方式,进一步赢得多国消费者青睐,在假日购物季中表现良好。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拉动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超1个百分点。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几个月,中国货物贸易呈现回稳向上的势头,以人民币计进出口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10月、11月均实现正增长。量的稳步增长是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重要支撑。中国出口贸易量自8月起同比由降转增,且增幅持续扩大,11月当月出口量增长12%,达到二季度以来峰值。
束珏婷说,综合来看,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回稳态势持续巩固:一是贸易活跃度继续上升。11月当月,中国对美出口结束14个月的下降,转为增长9.6%,对日、韩等进出口降幅收窄。
束珏婷表示,接下来,商务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全力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外贸新空间,为广大外贸企业发展创新提供坚实的政策和服务保障。二是外部需求呈现回暖迹象。
与此同时,进口贸易量连续10个月保持正增长中国出口贸易量自8月起同比由降转增,且增幅持续扩大,11月当月出口量增长12%,达到二季度以来峰值。
四季度以来,不少跨境电商平台通过举办促销活动、加大流量投入、提升服务水平等方式,进一步赢得多国消费者青睐,在假日购物季中表现良好。11月当月,中国对美出口结束14个月的下降,转为增长9.6%,对日、韩等进出口降幅收窄。三是企业预期持续改善。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几个月,中国货物贸易呈现回稳向上的势头,以人民币计进出口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10月、11月均实现正增长。
手机、家电等消费电子产品回升势头明显,11月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增速年内首次转正,进口量连续3个月增长,显示出终端电子产品的出口需求有所改观。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拉动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超1个百分点。
束珏婷说,综合来看,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回稳态势持续巩固:一是贸易活跃度继续上升。商务部跟踪调查显示,外贸企业出口订单情况连续6个月好转。
束珏婷举例说,今年以来,中国跨境电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二是外部需求呈现回暖迹象。
束珏婷表示,接下来,商务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全力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外贸新空间,为广大外贸企业发展创新提供坚实的政策和服务保障。与此同时,进口贸易量连续10个月保持正增长。量的稳步增长是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重要支撑记者日前从中国民航局获悉:11月,民航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71.9万吨,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2.8%,规模创历史新高。
国内航线方面,受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带动,货邮运输量环比增长7.4%,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92.8%,恢复率环比提高1.2个百分点;国内航线货物平均运价1.67元/公斤,环比上涨0.6%。国际航线方面,货邮运输量环比增长5.4%;其中,我国航空公司在中国至欧洲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最大,达10.9万吨,占比近四成
国内航线方面,受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带动,货邮运输量环比增长7.4%,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92.8%,恢复率环比提高1.2个百分点;国内航线货物平均运价1.67元/公斤,环比上涨0.6%。记者日前从中国民航局获悉:11月,民航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71.9万吨,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2.8%,规模创历史新高。
国际航线方面,货邮运输量环比增长5.4%;其中,我国航空公司在中国至欧洲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最大,达10.9万吨,占比近四成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